DS18B20數字溫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
2015-3-13 18:53:43??????點擊:
數字溫度傳感器DS18B20的讀寫時序和測溫原理與DS18B20相同,只是得到的溫度值的位數因分辨率不同而不同,且溫度轉換時的延時時間由2s減為750ms。 DS18B20測溫原理如圖1所示。圖中低溫度系數晶振的振蕩頻率受溫度影響很小,用于產生固定頻率的脈沖信號送給計數器1。高溫度系數晶振隨溫度變化其振蕩率明顯改變,所產生的信號作為計數器2的脈沖輸入。計數器1和溫度寄存器被預置在-55℃所對應的一個基數值。計數器1對低溫度系數晶振產生的脈沖信號進行減法計數,當計數器1的預置值減到0時,溫度寄存器的值將加1,計數器1的預置將重新被裝入,計數器1重新開始對低溫度系數晶振產生的脈沖信號進行計數,如此循環直到計數器2計數到0時,停止溫度寄存器值的累加,此時溫度寄存器中的數值即為所測溫度。圖3中的斜率累加器用于補償和修正測溫過程中的非線性,其輸出用于修正計數器1的預置值。

圖1: DS18B20測溫原理框圖
DS18B20有4個主要的數據部件:
1、光刻ROM中的64位序列號是出廠前被光刻好的,它可以看作是該DS18B20的地址序列碼。64位光刻ROM的排列是:開始8位(28H)是產品類型標號,接著的48位是該DS18B20自身的序列號,最后8位是前面56位的循環冗余校驗碼(CRC=X8+X5+X4+1)。光刻ROM的作用是使每一個DS18B20都各不相同,這樣就可以實現一根總線上掛接多個DS18B20的目的。

表1: DS18B20溫度值格式表
這是12位轉化后得到的12位數據,存儲在18B20的兩個8比特的RAM中,二進制中的前面5位是符號位,如果測得的溫度大于0,這5位為0,只要將測到的數值乘于0.0625即可得到實際溫度;如果溫度小于0,這5位為1,測到的數值需要取反加1再乘于0.0625即可得到實際溫度。
例如:+125℃的數字輸出為07D0H,+25.0625℃的數字輸出為0191H,-25.0625℃的數字輸出為FF6FH,-55℃的數字輸出為FC90H。

表2: DS18B20溫度數據表
DS18B20溫度傳感器的內部存儲器包括一個高速暫存RAM和一個非易失性的可電擦除的EEPRAM,后者存放高溫度和低溫度觸發器TH、TL和結構寄存器。
4、配置寄存器
該字節各位的意義如下:
表3:配置寄存器結構 | ||||||||
|
低五位一直都是"1",TM是測試模式位,用于設置DS18B20在工作模式還是在測試模式。在DS18B20出廠時該位被設置為0,用戶不要去改動。R1和R0用來設置分辨率,如下表所示:(DS18B20出廠時被設置為12位)
表4:溫度分辨率設置表 | ||||||||||||||||||||
|
高速暫存存儲器由9個字節組成,其分配如表5所示。當溫度轉換命令發布后,經轉換所得的溫度值以二字節補碼形式存放在高速暫存存儲器的第0和第1個字節。單片機可通過單線接口讀到該數據,讀取時低位在前,高位在后,數據格式如表1所示。對應的溫度計算:當符號位S=0時,直接將二進制位轉換為十進制;當S=1時,先將補碼變為原碼,再計算十進制值。表?2是對應的一部分溫度值。第九個字節是冗余檢驗字節。
表5: DS18B20暫存寄存器分布 | ||||||||||||||||||||
|
根據DS18B20的通訊協議,主機(單片機)控制DS18B20完成溫度轉換必須經過三個步驟:每一次讀寫之前都要對DS18B20進行復位操作,復位成功后發送一條ROM指令,最后發送RAM指令,這樣才能對DS18B20進行預定的操作。復位要求主CPU將數據線下拉500微秒,然后釋放,當DS18B20收到信號后等待16~60微秒左右,后發出60~240微秒的存在低脈沖,主CPU收到此信號表示復位成功。
表6: ROM指令表 | ||||||||||||||||||
|
表6: RAM指令表 | |||||||||||||||||||||
|
更多優質傳感器來自永陽新能源 http://www.yfgtgs.com/
關鍵詞:熱電阻,熱電偶,熱敏電阻,鉑電阻,PT100,PT1000,壓力傳感器,數字溫度傳感器
- 上一篇:DS18B20數字溫度傳感器的主要特性 2015/3/13
- 下一篇:DS18B20數字溫度傳感器在電路上的應用 2015/3/13